“十四五”期间,中建八局环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贯彻落实中建集团和八局创新发展战略,凭借在环保领域的专业技术与丰富经验,深度参与了多个生态环保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自2020年成立以来,累计中标土壤修复、水务水环境、固废处置等类型项目26个,合同额24.82亿元,为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EPC工程项目
吴江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位于江苏省吴江区。以“一心为核、三带串联、多点聚焦”为治理理念,实现景观更新面积约62.5万平方米,构建5.34千米生态修复湿地带,岸坡整治段岸线总长14.6千米,致力于打造当地水域治理示范样板,实现“连通河湖促畅流,清淤清障增引排,岸景相融显特色,控源截污重修复,强化管理提质效”的综合治理格局。最终展现“碧水安澜、清水健康、乐水惠民、自然之美”的江南诗画水乡风貌,进一步推进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生态和谐发展。
防城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广西防城港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防城港市获批的2022年国家海洋专项资金项目,同时是中建八局在华南地区中标的首个海洋生态保护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海堤生态化改造工程、堤前岸滩整理与构筑物拆除工程、沙滩修复工程、植被防护带构建工程、红树林修复工程、堤后潮沟生态化修复工程等。建成后将修复岸线13.33千米,退围还海1.9公顷,红树林造林修复面积约4.6公顷,人工沙滩修复约0.36千米,有效促成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淮北市新濉河流域岱河(杜集段)水生态修复项目
淮北市新濉河流域岱河(杜集段)水生态修复项目位于淮北市杜集区,是淮北市首个水生态修复类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陆域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43.86万m2;水下森林6.88万m2;建设生态湿地2处,面积0.89万m2。项目采用自然的手法,进一步增强水系的自我修复能力,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实现恢复生物多样性,最终保障下游国控断面(符离闸)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重庆渔鳅浩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
重庆钢铁厂曾是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基地,自2011年完成环保搬迁后遗留大片滨江土地,是近年来重庆市打好“净土保卫战”的重要阵地。重庆渔鳅浩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总面积约22.2万平方米,修复治理内容包括原址场地内全部污染土壤、建渣、危废、地表水、地下水,一般工业固废及所有因污染土壤修复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二次污染物。采用“热脱附+稳定化+集中风险管控+直接风险管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并配合“车辆GPS定位系统+双端智能地磅系统”等科技技术。 共计处置一般工业固废107万m^3、污染土壤10.9万m^3。配有设施水处理设备1套,筛分破碎设备4套,产量约5000吨/天。
徐州铜山区项目
徐州铜山区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北郊地块。规划涉及道路用地、公园绿地和社会停车场用地等区域。实施内容涵盖浅层污染土壤修复、深层污染土壤及地下水风险管控等。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地下水源削减+阻隔”技术路线。对表层4.33万立方米污染土壤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对约2.5公顷范围内深层土壤地下水进行阻隔风险管控,抽出处理源削减1.46万立方米地下水,改善当地土壤环境,提高水源质量。
古蔺县杨柳垃圾填埋场改造利用项目
古蔺县杨柳垃圾填埋场改造利用项目位于古蔺县金兰街道青阳村。占地约75亩,设计库容约30万m^3,该填埋场于2008年9月试运行,于2022年4月对杨柳垃圾填埋场填埋垃圾进行转运处理。该填埋场封场近五年,库容垃圾量约为9.48万吨,约11.12万m^3,治理目标是底部无渗沥液析出,顶部种植绿化修复。目前项目已完工,治理后垃圾无害化率达 99.9%,达成施工过程零事故、无污染。并得到业主单位的表扬和感谢。
石家庄焦化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
石家庄焦化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修复面积约15.06万平方米,修复土壤量约10.84万立方米。本项目针对场地整治、土壤修复治理需求,采取原地异位、原位和异位处置相结合的修复模式,运用常温解吸技术、异位化学氧化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等技术处理,保障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恢复土壤生产力,缓和局部人地矛盾。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未来,中建八局环科公司将持续聚焦“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固废资源化”三大业务领域。坚持以环保科技为核心驱动,以环保治理为应用支撑,以环保运营为转型方向的发展定位,形成“技术成果转化、咨询设计服务、治理修复运营”三大核心竞争能力,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王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