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公司承建的广西钢铁三号矿棚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迎来重大节点突破——主体网架滑移工程圆满完成。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要地的标杆工程,该项目深度融合资源循环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开创"节能减排"产业新模式。面对矿棚跨度达96米、总长837米的超大规模拱形结构,以及顶部BIPV光伏电池板与5760吨钢结构的施工挑战,技术团队突破传统高空散装工艺局限,创新采用"操作平台散拼+网架分区累积滑移"方案,其核心依托正是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高承载力工具式钢结构临时支撑系统(HIS)。
HIS产品以模块化设计重构临时支撑技术体系,展现四大颠覆性优势:
(1)极限承载,安全升级
HIS产品采用正方形平面布局,由标准节(1.8m/3.3m)自由组合,最大可支撑高度超40米,单套系统极限承载力达150吨。通过有限元模拟与实验验证,系统破.坏模式为“强节点弱构件”的立柱屈曲,确保安全冗余度远超传统方案。
(2)工具化革命,效率跃升
创新集成储运装置可一次性打包28根立柱,运输宽度仅2.3米,兼具安装胎架功能。现场拼装无需二次加工,通过法兰节点实现“积木式”快速组装,8步流程即可完成40米支撑体系搭建,安装效率提升60%以上。
(3)智能调节,复杂空间适配
配套轻型工具式钢支架,通过端部转换装置实现长度与角度微调,适应复杂空间连接需求。该设计获3项国家发明专利,与主体系统形成互补性技术生态。
(4)全周期管理,产业赋能
提供涵盖设计、加工、运输、安装的全套技术包,包括专业施工图集、加工工艺指导书及数字化模拟系统,实现“理论-制造-应用”闭环管理。
HIS产品已通过局级科技产品认证(首批第一),累计量产3400吨,支撑82个重点项目,包括广交会展馆四期、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等地标工程。经测算,单项目可节省工期30%-40%,综合成本降低25%,循环使用寿命超10年,创造租赁合同额超3586万元。其创新成果获中国钢结构协会“国际先进水平”认证,并斩获多项省部级技术奖项。
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公司以HIS产品为突破口,不仅重塑了临时支撑的技术标准,更探索出“研发-转化-迭代”的产业化路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彰显国企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更为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随着更多技术成果的落地,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公司将持续引领行业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